查看原文
其他

中美关系如何走出“最黑暗的冬天”?

民智国际研究院 民智国际研究院 2021-02-04

   关注我们有助于拓展国际视野哦!


民智编译

What Does Washington Want From China? Pique Is Not a Policy  

来源 | Foreign Affairs 

作者 | Christopher R. Hill 

译者 | 张陆 


导语:美国曾经建立并主导了一种世界秩序,然而它最近的做法使其从世界秩序的“首席建设者”变成了“头号纵火犯”。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在这篇文章中,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 院资深研究员、美国丹佛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弗·希尔 (Christopher R. Hill)提出,“赌气”不是办法,愤怒不能取代政策,美国应冷静下来,对中国保持清晰的认知,进行战略完善和政策制定。


(正文约 2600 字,预计阅读时间 10 分钟)


(一)“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任何政策和行动都会反过来导致同等程度的影响



1990年代的巴尔干战争中,一群高级官员在白宫战情室开会,听取再次轰炸塞尔维亚的提案,以报复该国独裁者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的最新暴行。


当官员们(基本上全部为非军事人员)讨论各种选择时,他们求助于会议上的美国军方代表,请他谈谈对待定的新轰炸行动的看法, 军方代表反问到:“轰炸了,然后呢?”



然而,制定政策和战略时不能像军方代表这样回避问题,尤其是在大国关系中,这个简单的事实格外重要——当一国因试图影响另一国的内部政治而受到谴责和阻碍时,不顾反对的坚持可能会适得其反。


牛顿定律同样适用于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事务,就像适用于物质世界那样贴切:每一项行动确实会反过来导致同等程度的影响,因为受影响的一方极少会选择逆来顺受。



毫无疑问,中国没有就武疫情对世界其他地区保持信息透明,这是严重的不当行为。


但是,所谓“掩盖疫情”的背后也可能是突发的疾病导致健康体系和实际情况的不匹配,从而发生的卫生安全机构混乱,毕竟当时的中国卫生安全部门根本不知道湖北人民所面对的是什么。


谁了解什么、他们是何时了解的……这些问题将得到及时的回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已经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关切。



这场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铭刻在世界人民集体记忆里的新冠病毒疫情将会给各国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对一些国家来说,大规模疫情将使社会习俗和道德发生巨大变化;而对另一些国家来说,这场疫情将带来的是政治动荡,因为公民会评估其政府的疫情应对能力。


美国遭受的灾难性损失尤为惨重——不仅数万人丧失生命,而且由于经济崩溃导致失业率大幅上升。


这些灾难性结果带来了这样一个问题:带着蔑视相关机构、蔑视专业知识的态度的美国政治领导层,在应对疫情上似乎远不能胜任。



特朗普政府的工作重点一直是寻找替罪羊,这一点毫不奇怪,因为特朗普政府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


这是政府对遇到的每一个问题的本能反应。


这种情况下,面临着诸多困难的中国显然是他们的最佳选择(成为替罪羊的最佳选择)。


当然,真正的问题在于中国将会如何应对。



(二)中国的“先见之明”和野心  

——对中国的恐惧与厌恶不能取代美国自身的自信和对华政策的目标统一



近几十年来,中国没有很好地处理其国际关系。


世界公正地给予了迅速发展的中国以会员资格,并在一系列国际金融机构和经济组织中给予其适当的地位。但最终目的不是使中国成为一个受益者,而是希望中国能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 


然而中国除了其他违规行为之外,一直奉行侵略性的贸易政策—— 包括掠夺性定价和窃取知识产权,尽管在许多人看来,世界贸易体系已经足够耐心地给中国提供改革的时间与空间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的崛起事实上时机不佳,其合作伙伴的自动化程度与中国一起同步提高,这导致自动化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失业问题没有被归因于自身的技术进步,反而归咎于中国的崛起。


中国本可以通过改善工厂工作条件、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保护或全面的自由化措施来实现政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它没有这样做。


尽管中国在帮助数亿人摆脱贫困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这些缺陷就已经削弱了中国模式的光彩。



中国人有着当之无愧的先见之明,他们所看到的是一个越来越对中国持怀疑态度的世界。


首先,世界其他国家想要缩短自己的供应链,这样就不用向国外订购急需的个人防护装备(PPE)。


越来越多对中国的严厉批评者,包括白宫内部的批评家,都在谈论与中国经济“脱钩”作为应对美国经济困境的解决方案,好像减少跟拥有世界上最强大制造中心之一的国家的贸易就能实现经济转型一样。


现在,随着大规模疫情极大地扩大了战略需求的范围,削弱了针对自由贸易的争论,这一设想有可能部分实现。



中国意识到这种情绪在其贸易伙伴中广泛存在,并意识到疫情正在使其逐步变成现实。


若中国在国际体系中不能成为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或许中国的领导层就会考虑,至少可以修复并保持其负责任的制造合作伙伴的角色,并减少其他国家在更靠近其本土的地方生产产品的想法。



在疫情蔓延的几周内,中国开始向世界各地运送其生产的个人防护用品,似乎要证明它是一个可靠的产品供应商。 


但是,即使中国努力重申其作为一个可靠制造商的角色,仅凭上述行动也可能太少且太迟了。


全世界,更不要说行事踉跄的特朗普政府了,都没有心情让中国受益。


在某些方面,人们对中国向迫切需要个人防护装备的国家提供产品的努力表示怀疑,认为这是中国在世界上争取优势地位, 以及扩大其邪恶和不法的影响力的新手段。



中国提供医疗设备的行为受到这种质疑,恰证明了特朗普政府前后不一、紧缩的外交政策对于(美国治下的)国际秩序的损害。 


对中国的恐惧与厌恶不能代替美国自身的自信和对华政策的目标统一。


在特朗普和他急功近利的国务卿迈克·蓬佩奥的领导下,美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没有放在扩大联盟和制定有效的政策上,而是通过将恶意动机归咎于一个更有可能试图保护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的国家,来消除恐惧。


美国政府几乎没有做出任何努力来与一个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屈服于美国的命令的中国寻找共同前进的道路。


(三)“愤怒和赌气不是办法”  

——摒弃“受害者心态”,美国要冷静下来考虑其国家利益和对华战略



美国曾经建立了一种世界秩序,几乎确保了美国的主导地位


然而最近,美国的作为让它从世界秩序这座大厦的“首席建构者”变成了 “头号纵火犯”。


美国对于其在世界秩序的定位的新叙述出于一种受害者心态——各方(尤其是中国)都威胁它的安全与利益——这让美国政府的态与行为看起来像是想要烧毁整个大厦。


相反,如果美国恢复其领导角色,并对中国保持清晰的认识,这将有助于塑造一个让中国领导人必须加入和参与的国际环境。



中国的未来的取决于中国人,他们将决定在世界上扮演什么角色是可持续的。


然而,美国必须考虑对中国采取切实可行的、可持续的政策。


美国真的要寻求与中国的持久敌对吗?这符合美国的利益吗?


任何参观过长城的美国人都可能会问,我们真的想与建造出如此工程的人打仗吗?



美国人近来的行为既可以被认为带有一些正义感,当然也有令人愤慨之处。


但这种姿态将导致怎样的结果呢?华盛顿希望从中得到什么?


美国在东亚处理双边关系时常常显得笨拙(比如朝鲜半岛事务),这表明美国的政策既赋予中国地区霸权的地位,同时又在试图削弱中国,缩小其全球影响力的范围。


这种做法存在着悖论,其结果可能也会事与愿违。



愤怒和赌气不能取代政策。


尽管对于中国来说,未来几个月要考虑的事情很多,但是真正需要冷静下来,思考自己接下来想要什么并该如何实现的国家,正是美国自身。



文字编辑:刘雨萱

图片编辑:刘雨萱

图片来源:网   络


中美贸易战,又要来了?疫情背后的中美政治文化差异为何真相在美国政治中逐渐衰退?风口浪尖的中以关系,能克服重重压力继续向前吗?


   扫描下方二维码继续阅读美文哟~

全球化 | 中美经贸 | 乡村振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